沙尘天气席卷中国北方,环保股和碳中和概念是不是该涨了!
硅料是光伏产业的源头和核心
格菲资本研究在《风电VS光伏:市场空间与投资价值对比》中对比了风电和光伏的建设成本、度电成本等指标,得出结论:2021年后,陆上风电与光伏电站都将进入平价时代,度电成本是选择何种发电方式最重要的依据,光伏的降本速度更快一些,并且光伏来自国外的收入可以给光伏企业带来高于风电的利润,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光伏企业有更好的投资价值。
不过在同一篇文章中也提到,受制于上游原料的影响,2021年光伏组件的价格降幅不会很高。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系统等环节,文中提到的“上游原料”为硅料和硅片。由于光伏产业链对技术的需求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递减,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链上各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呈金字塔形结构。
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和2022年组件规模对应的硅料需求约为58万吨和70万吨。而数据显示叠加逐步爬升的产能,硅料供给分别为57万吨和71万吨,硅料环节供不应求或紧平衡状态将延续。
硅片、电池片和组件方面,由于技术壁垒较低,各企业产能爬升速度较快,供给正在超出全年需求。上游硅料环节则不同。因为制造及研发门槛对技术及资金投入要求都极高,且属于长期过程,即使现有企业扩产也需要很高的前期成本和较长时间的建设,所以硅料供不应求的情况还可能持续几年。
根据2021年产能情况,国内排名前四的硅料生产企业依次为保利协鑫、通威、新特能源和大全新能源。除了保利协鑫外,其余三家2021年产能被硅片企业锁定的比例均超过100%。未来两三年,硅料行业的马太效应可能会越来越强。
硅料龙头回A上市
BT财经曾专访过产业链上游的龙头企业之一——大全新能源。去年6月采访时的行业背景是,2017年价格见顶后硅料价格一路走低,2020年二季度跌至不到60元/kg的历史地位,由此得出硅料企业或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日子过得最苦的。
不过即使在比较困难的时期,大全首席执行官张龙根依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硅料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化工过程,满负荷连续运行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和质量才是最优的。我们依然有足够的毛利率来维持生产,所以一定会力争做到满负荷连续运行。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不会考虑减产。相反,我们会力争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上次采访后不久,由于光伏发展的确定性,硅料价格开始回暖。2020年一年,大全新能源的营收同比增长了93%,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10%。大全的表现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3月9日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上涨22.13%,从去年6月底BT财经专访张龙根后至今年3月15日美股收盘,大全新能源在美股的股价上涨约530%,盘中最高涨幅一度超过830%。
对于国内投资人的好消息是,大全新能源子公司新疆大全2月2日上午已经通过科创板审议会议,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为2021年第62家过会的企业。不出意外,新疆大全即将登陆科创板。
从人员分布看,新疆大全的研发和技术人员占比89.69%,体现了大全对研发的重视。这是大全继续站在技术之巅、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保障。
从财务角度看,大全新能源已经连续7年实现净盈利,而可比企业中,保利协鑫近三年都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大全新能源在每股的市盈率目前是47,市净率为8,通威股份市盈率38,市净率4.6,新特能源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06和1.6,说明大全新能源现在在美股估值不算低,回国上市后是否能获得更高的估值是未知数。
另外,由于大全在硅料供应方面还落后于协鑫、新特、通威,其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依然不小。并且相较于新特和通威,大全的业务单一,更容易受到光伏行业市场情况变动的影响。即使光伏加速发展是既定事实,中间也不排除会有波折。大全的抗压能力通过前几年的低迷期已经得到检验,但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大全是否每一次都挺过去还是未知数。
B叔作为二级市场投资人,希望碳中和概念能大涨一波,活跃一下近日有些低迷的市场;而作为一个中国北方的居民,B叔同样希望光伏产业在内的碳中和相关企业建设更快一点。毕竟,“现实版末日天气”体验,太糟糕了。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康耐视-基于Al和计算成像技术直播活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汉高直播】导热类材料在电源及储能行业的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干货!】金升阳国产电源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太阳能光伏组件创新技术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红外高温仪在光伏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