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补短板的路径在哪里?
高端聚烯烃可以通过催化剂和关键配套原料技术的突破,降低生产成本,推动茂金属聚丙烯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丁烯等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进而提高自给率。
工程塑料可以通过采用自主开发或者引进技术适度建设聚碳酸酯项目;提升聚甲醛、PBT、PMMA等现有产品的质量水平;提升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等已经产业化的生产规模,加快促进特种尼龙、生物基尼龙、特种工程塑料等的产业化进程,提高自给率。
特种橡胶可以通过提升传统大宗胶种的质量,重点发展溶聚丁苯胶、溴化丁基、羧基丁苯、羧基丁腈、氟橡胶等特殊性能的橡胶;加快发展聚氨酯类、聚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改进不同橡胶品种的共交联技术,提升特种橡胶的性能,进而提升产品自给率。
高性能碳纤维主要发展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对位芳纶、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端产品;完善碳纤维、对位芳纶千吨级规模系统工艺,实现普通级产品的稳定化生产;培育下游市场比如汽车领域、轨道交通领域、航空航天领域以及民用市场的应用。
功能膜材料可以通过重点发展水处理用的高通量纳滤膜、高性能反渗透膜、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用的特种膜、工业气体分离膜、血液透析膜等膜材料;重点发展增亮膜、反射膜、聚酰亚胺柔性膜等光学膜、太阳能电池用的背板膜、封装膜、锂电池隔膜等电子膜材料,提升功能膜材料的性能和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产品自给率。
电子化学品主要关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新能源电池、印制电路板等领域配套的电子化学品、如光刻胶材料、液晶显示材料、OLED发光材料、正负极材料等。
总体而言,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突围,核心在于创新驱动,唯有在新原理、新结构、新流程、新工艺等方面掌握核心技术,培育创新生态,补齐短板,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化工新材料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谁掌握了最先进的材料,谁就能在未来高新技术发展上掌握主动权。
我国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巨量物质基础供应,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如此。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化工新材料产业拥有确定性的应用需求。
产新智库对美国资本市场的研究也显示,特种化学品是穿越资本市场波动周期能力最强的新材料领域(详见:穿越周期②:材料行业跨越资本市场波动观察及美国透视)。
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选准适合发展的新材料技术和产品,选择产业资源集聚、具有良好发展生态的好区域,从技术、资本、管理经营等方面综合发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多优秀的化工新材料产品和企业一定能够得到蓬勃发展。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康耐视-基于Al和计算成像技术直播活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汉高直播】导热类材料在电源及储能行业的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干货!】金升阳国产电源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太阳能光伏组件创新技术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红外高温仪在光伏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