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氧离子
-
环氧丙烷,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环氧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和各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中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弹性体、胶粘剂和涂料等的重要原料,各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化工、农药、纺织、日化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
【聚焦】四元前驱体可用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我国相关专利数量不断增加
NCMA系四元前驱体具备储存性能好、循环性能佳以及倍率性能好等优势,属于新一代四元前驱体材料,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备过程中获得应用。 四元前驱体,指由四种金属元素的盐类或化合物组成的前驱体材料
-
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是阻燃材料中间体
邻苯基苯酚在阻燃剂、杀菌防腐、医药、印染等领域应用广泛,其中阻燃剂是主要应用领域。 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简称DOPO,是一种重要的阻燃材料中间体,外观为白色片状固体,可溶于苯、不溶于水、己烷
-
【洞察】预镁硅氧负极材料行业发展速度有望加快 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目前,预镁硅氧负极材料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尚未解决,无法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生产需求,这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预镁硅氧负极材料,指预先在硅基材料中引入镁元素而制成的电池负极材料。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
-
-
【深度】中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行业快速成长 产业链一体化生产是企业发展方向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行业存在一定技术壁垒,加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需要通过规模化生产才能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国内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企业数量较少。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又称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发展最快、用量最大的品种,广泛应用于在纺织印染、造纸、日用化工、农业等领域
-
【深度】磷酸焦磷酸铁钠(NFPP)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我国产业化进程有望加快
磷酸焦磷酸铁钠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性好、可逆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未来随着应用需求增长,磷酸焦磷酸铁钠行业发展速度有望加快。 磷酸焦磷酸铁钠(NFPP),指含有焦磷酸根的离子型化合物,化学式为Na?Fe?(PO?)?P?O?
-
-
【洞察】预氧毡应用领域广泛 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我国是全球少数拥有碳纤维研发、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国家之一,且碳纤维生产能力位居全球前列,2022年碳纤维行业产量达4.8万吨左右。 预氧毡是生产碳毡、石墨毡的基础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不延燃、疏水、保温、低阻力、高过滤效率等特点
-
【洞察】化学电离(CI)是离子源技术一种 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反应气需要具备不与样本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能,选用不同反应气,电离反应效果存在差异。 化学电离(CI),是质谱离子源技术的一种,通过离子-分子反应实现电离,即采用试剂离子与样本分子进行反应的原理来实现样品电离,属于软电离技术
-
-
-
【聚焦】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优缺点明显 产业化步伐加快
对比来看,过渡金属硫酸盐系列在性能、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是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的主流路线。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是目前钠离子电池三大技术路线之一(其他两大技术路线分别是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类化合物)。聚阴
-
钇钡铜氧是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液氦资源稀缺,价格高昂,液氮价格远低于液氦,因此高温超导材料可大幅降低使用成本,更具市场潜力。钇钡铜氧,简称YBCO,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YBa2Cu3O7-x,外观为黑色固体状。钇钡铜氧是一种重要的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高临界转变温度、高临界电流密度、高不可逆磁场等特点
-
【聚集】政策利好下 弥散强化无氧铜行业将迎来良好契机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攻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用弥散强化无氧铜,推动弥散强化无氧铜等一批基础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弥散强化是一种获得高强度、高导电材料的方法,利用该种方法,在铜基体中加入氧化物颗粒作为增强相,并均匀弥散地分布在铜基体中,可制得弥散强化无氧铜
-
-
-
2021年中国环氧丙烷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环氧丙烷(PO)是除聚丙烯和丙烯腈外的第三大丙烯衍生物,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合成原料。近年来,我国环氧丙烷产能增速逐渐放缓,面对持续增长的需求,我国环氧丙烷进口增长明显。未来我国环氧丙烷新增产能规划较多,待新增产能释放后,我国环氧丙烷供给将能够满足持续增长的需求,环氧丙烷市场将供需将趋于宽松
-
多年来环氧涂料和技术的进步
首次引入环氧涂料时,可以配制具有较高固含量的环氧涂料,因此需要的涂料和重新涂料最少。但这并不能阻止环氧涂料的改进。实际上,最近的进步已经使环氧涂料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
-
新型的纳米材料有望将锂离子电池性能提高10倍 助力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近日研究出新型的硅基锂电池,将硅作为负极代替传统的石墨,与当前电池电芯产品相比,其充电容量(charge capacity)翻了10倍。
-
新复合氢化物锂超离子导体问世 有望催生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设计氢簇(复合阴离子)结构实现的这一新材料,对锂金属显示出了极高的稳定性,使锂金属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最终阳极材料,催生出迄今能量密度最高的全固态电池。
-
深度解读金属离子迁移现象
金属离子迁移的定义在电极间由于吸湿和结露等作用,吸附水分后加入电场时,金属离子从一个金属电极向另一个金属电极移动,析出金属或化合物的现象称为离子迁移。
-
半导体寒冬席卷晶圆代工产业 今年总产值有转负疑虑
全球晶圆代工今年首季总产值约146.2亿元美元,年减16%,全年总产值则逼近700亿元美元大关。此外,市占率方面,台积电、三星与格罗方德名列前三,但台积电市占率虽达48.1%,但第1季营收恐年减近18%。
-
行业管理办法不仅重视技术创新更鼓励智能环保 让锂离子电池发展更有“理”
面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加强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信部近日公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本)》,新文件已经于2019年2月15日起正式施行。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挺“锰” 或取代锂电池
南京理工大学夏晖教授与中外团队合作,首创结构设计和调控方法,在锰基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使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上。
-
新型阴极材料使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增加三倍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已经找到了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这可以使电池更耐用,并扩大风能和太阳能的使用。该团队研发出一种能够使锂离子电池电极能量密度增加三倍的阴极材料。
-
NiWest助力GME加快开发锂离子电池原料市场
澳大利亚矿商GME Resources 发布了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其NiWest镍钴项目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
Nano One Materials专利技术降低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
Nano One Materials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温哥华的科技公司,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专利技术,用于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提高储能,促进下一代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开发。
-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已经看到能量密度的“天花板”了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已经看到能量密度的“天花板”了,高镍材料、碳硅负极的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应该在300Wh/kg左右,正负不超过20Wh/kg。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