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业绩向上市值却蒸发超千亿,光伏一哥隆基绿能想押宝新技术路线!

2023-09-08 11:31
雷达财经
关注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近日,隆基绿能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42%,达到了91.78亿元,交出了历史最佳半年度成绩单。

上市公司大赚,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也能赚到。就在财报出炉前夕,隆基绿能股价创下年内新低,年初至今累计跌幅为35.86%,市值蒸发达1133.36亿元。

当前,市场对光伏各环节产能过剩的担忧持续加重,“内卷”与过剩已成高频词。有媒体引用的一组数据显示,过去18年,国内厂商建设了380GW左右的全产业链光伏项目;而在最近18个月,又新建设了超过380GW的全产业链项目。

供给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龙头企业一边警示产能过剩风险,一边抛出大笔扩产计划,意图通过投资新工艺产能来替换落后产能的结构性过剩。隆基绿能直指,产能过剩与产能扩张并不矛盾。在半年度业绩电话会上,该公司高管表示,目前已经明确聚焦BC技术路线,且扩产节奏显著提速,公司接下来的产品都会采用BC技术路线。

然而,想要另辟蹊径也非易事。有观点指出,虽然BC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更高,但也面临着规模量产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等劣势。BC电池能否成为主流并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仍具有不确定性。

业绩向上股价向下

上半年,光伏行业依然增长强劲。在应用端方面,2023 年上半年光伏发电装机78.42GW,同比增长154%,已接近2022年全年的装机水平。

需求端,近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预测值进行了上调,其中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期由280-330GW上调至305-350GW,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期由95-120GW上调至 120-140GW。

供需两端高速增长,光伏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业绩也迎来大丰收。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行业龙头如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阿特斯和爱旭股份等净利润至少同比翻番;通威股份、TCL中环和东方日升等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组件(一体化)龙头隆基绿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6.52亿元,同比增长28.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78亿元,同比增长41.63%。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超55亿元,创单季历史最佳业绩。

如果做简单的归因分析,公司业绩增长一方面是因为组件出货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受益于硅料价格的下行,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公司主营业务方面,2023 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52.05GW,同比增长31.37%;实现组件出货量26.64GW,同比增长47.84%。

财报指出,2023 年上半年,随着上游多晶硅料价格的快速下跌,整个产业链价格已处于下降通道。此种情况下,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达到19.08%,同比提升1.47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公司对组件质量保证金计提相关的会计估计进行变更,使上半年销售费用减少9.7亿元;受益于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增加,上半年财务费用同比减少9.1亿元;公司参股的硅料企业业绩高增,推动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8亿元。上述这些方面对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都起到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绿能预期之内的业绩表现并未带动公司股价明显反弹,公司年初至今股价跌幅超过3成。其实,不止隆基绿能,整个光伏板块今年以来都在跌,光伏ETF年内跌幅高达25.62%。

对此,中金公司认为,2023年上半年光伏板块下跌已经充分反映投资人悲观预期。随着硅料硅片价格提前加速见底,整体看好2023年下半年光伏板块投资机会。

但也有私募人士指出,本质上,新能源渗透率增速已经无法预期更高,现在大跌的光伏股都是前些年的3倍甚至5倍牛股。

一边产能过剩,一边疯狂扩产

光伏产能过剩,已成业内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隆基绿能前董事长李振国在SNEC光伏展会上表示,今年年底全行业将形成超过700GW的产能,即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能都超过700GW,且新产能仍在规划。

相比之下,根据前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预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期值最多仅为350GW。

第三方机构InfoLink此前提出,从硅料到组件,可以明显看出各环节产能在2023年都将迈入过剩,虽短期的供需变化可能导致价格波动,但行业内对于价格下降的趋势有较一致的共识,生产模式将由特定环节的供应瓶颈转为厂家透过调节稼动率来适应价格变动。

这种“价格战”也能从相关公司的调价动作中窥见。根据隆基股份官方公布的数据,该公司的单晶硅片P型M10 150μm厚度从2023年3月底的6.5元一路降至6月30日2.93元,3个月硅片价格腰斩。

虽然产能过剩已成共识,但仍有玩家对此视而不见,猛踩扩产油门。据雷达财经不完全统计,多家头部光伏企业今年均披露了总投资上百亿的扩产规划。

其中,晶科能源宣布,拟投560亿元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晶澳科技拟400亿元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通威股份拟200亿元在四川乐山建设拉棒、切片和电池片产能等。

根据2022年年报中的目标,隆基绿能的整体产能也在大幅扩张,预计到年底规划的硅片、电池、组件三环节产能达到190GW、110GW、130GW,分别比2022年底增长42.3%、120%、53%。

对于如此产能狂飙,7月5日隆基绿能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产能过剩与产能扩张并不矛盾。首先,光伏行业为技术进步较快的行业,产能过剩为结构性过剩,先进产能还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高效产品的需求。其次,产能过剩为阶段性过剩,光伏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经过市场优胜劣汰后阶段性过剩的产能会自动出清。

只是在这一新旧产能迭代、行业洗牌的过程中,免不了一批竞争力不足的中小厂商将被出清。如何活下去,成为所有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押注BC电池,能否成下一座金矿?

为了从眼下产能过剩的泥潭中突围,隆基绿能寄希望于通过技术迭代的方式在新的周期里占得先机,并率先官宣了BC电池技术路线。

9月5日举行的半年度业绩电话会上,隆基绿能高管透露,目前已经明确聚焦BC技术路线,且扩产节奏显著提速,公司接下来的产品都会采用BC技术路线。

“在接下来的5到6年,BC电池会是晶硅电池中的绝对主流。”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宣称,目前公司BC产能主要为30GW HPBC电池项目,并已于今年上半年投入量产,预计今年底实现达产。

电池技术持续迭代在光伏产业里并不罕见。华泰证券近期在研报中指出,技术迭代是光伏设备后续成长主要动力,面对P型电池转化效率接近极限,N型电池、钙钛矿电池等技术发展迅速,带动光伏新技术层出不穷。

根据CPIA的统计,电池转换效率每提升1%,成本可下降5%-7%。于是,各家龙头企业在转换效率上展开了“军备竞赛”。本次隆基绿能准备量产的BC电池(Back Contact,背接触电池),是各类背接触结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泛称,主要包括IBC、HBC、PBC、ABC、HPBC等。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由于前表面避免了金属栅线电极的遮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减少光学损失,IBC电池在转换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

即便如是,BC电池现阶段想要在规模性量产中有成本优势,还面临挑战。万创投行研究院院长段志强向媒体表示,IBC电池生产工艺复杂,难度大,具有一定壁垒。相对于TOPCon、HJT等电池技术,目前行业内布局IBC电池技术的企业并不多。

据其介绍,IBC电池生产所需的镀掩膜与激光开槽工艺难度和精度都比较高,对设备要求也高,使得IBC电池投资成本较高。

钟宝申也坦言,BC电池的发电性能非常优异,主要受限于技术实现难度高,成本难以受控,尚未大规模投产。

而如果仅有高转化效率优势,成本上却与光伏行业追求的度电成本持续下降相悖,那么该技术也难以成为市场主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另一家切入BC电池的上市企业是爱旭股份。该公司在互动平台上披露,截至上半年末,公司珠海6.5GW ABC电池项目已实现投产,目前平均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6.5%。

至于隆基绿能是否已经跨越成本关,目前尚不得而知。据悉,今年上半年公司HPBC电池出货量只有1.5GW的。钟宝申解释,主要原因是产能爬坡的难度超出预期。

可以看到,至少在未大规模走向市场前,BC电池还不足以明显改善隆基绿能在光伏行业竞争地位。

       原文标题 : 业绩向上市值却蒸发超千亿,光伏一哥隆基绿能想押宝新技术路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材料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