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上马石墨烯项目不可操之过急

日前,中国科协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国际材联主席韩雅芳等10多位专家赴东北某省调研石墨项目。然而,最后的调研对象似乎成了石墨烯,因为近20个调研点几乎都有做石墨烯项目。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的一种新材料。从“石墨”到“石墨烯”,一字之差,却能一窥石墨烯在中国持续升温的现状。在这股热浪下,习惯坐冷板凳的石墨烯专家被拥为座上宾。然而,备受瞩目的专家们却纷纷紧锁眉头:石墨烯产业发展,有些操之过急!

如今,石墨烯是“明星材料”,但10年前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它。2004年,俄罗斯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同事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首次分离出石墨烯,石墨烯出色的性能惊讶了世人。两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随之而来的是学界和产业界对石墨烯的竞相追逐,在国内,此现象尤甚。

据《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从事石墨烯的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等相关单位的数量多达4800多家。一些石墨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把发展石墨烯产业视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灵丹妙药”,石墨烯产业园遍地开花。

但易被忽略的是,不论何种应用场景,石墨烯的使用量可谓九牛一毛。比如用于材料改性时,通常只需添加百分之零点几的石墨烯。而且,在现有的应用场景中,石墨烯并非不可替代。以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地暖设备为例,传统碳材料都可以代替石墨烯发挥作用,甚至在成本、加工性能、环保等方面前者更为优越。然而,资本在利益驱使下,不惜炒作石墨烯概念,把原本只是“调味品”的石墨烯吹捧成了“大米”。

石墨烯具有独特性能,但并不能徒手扭转乾坤。至少从现阶段来看,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还有待“杀手锏”式的应用出现。另外,石墨烯的标准化、制备工艺等发展还不够成熟,要避免散、小、弱的企业把石墨资源卖成“白菜价”,浪费资源又破坏生态环境。

从科研创新角度来说,这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时间和耐心。没有脚踏实地的艰难探索,中国石墨烯产业大繁荣或许只是泡沫。

正如安德烈·盖姆本人所言,石墨烯虽被广泛应用,但质量不足以满足高科技应用的需求。石墨烯需要时间找到合适的应用,需要时间使它变得更好、更便宜。等一等石墨烯,给它足够时间,就像我们曾经对硅材料那样。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材料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