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杉杉股份:“企二代”郑驹接班445天

2024-06-11 11:05
雷达财经
关注

图片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自去年3月23日出任杉杉股份董事长以来,郑驹已掌舵杉杉股份445天。郑驹接班之路并不平坦,去年2月,杉杉股份创始人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疾病救治无效去世,郑驹和郑永刚遗孀周婷爆发遗产争夺战。随后,双方达成妥协,双双进入董事会。

接班时,郑驹曾表示,他将接过父亲的旗帜,把杉杉建设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化高科技企业。

但郑驹面临的挑战并不少。受负极材料价格整体下行等因素的影响,杉杉股份连续两个季度业绩表现不佳。

2023年年报显示,全年杉杉股份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在第四季亏损达到4.37亿元。公司表示,净利润下滑是由于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和参股的正极材料业务产品价格及盈利均同比下滑,同时公司的非核心业务亏损以及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也对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近日,杉杉股份对外披露2024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7.52亿元,同比下降15.67%;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7328.18万元,同比下降112.8%,至此公司连续两个季度录得亏损。

业绩连续亏损的杉杉股份,二级市场股价走势也不理想。雷达财经通过同花顺iFind统计发现,自郑驹接班以来,杉杉股份股价累计下跌43.05%,市值蒸发超161亿元。

锂电材料供需失衡

4月26日,杉杉股份披露了2024年一季报。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52亿元,同比下降15.67%;归母净利润亏损7328.18万元,上年同期盈利5.7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335.39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66亿元。

对于归母净利润下滑,杉杉股份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受行业市场环境变动影响,负极及偏光片业务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导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及去年同期公司确认转让新亚杉杉新材料科技(衢州)有限公司股权收益。

2023年报显示,去年杉杉股份剥离了多项非核心业务。公司于2023年2月完成电解液业务子公司衢州杉杉51%的股权转让交割、于2023年7月完成东莞杉杉100%股权出售;于2023年4月完成光伏电站子公司杉鑫光伏90.035%股权出售;于2024年1月完成了光伏业务子公司宁波尤利卡90.035%股权出售交割。

对比年报来看,虽然今年一季度公司环比亏损大幅收窄,但仍罕见录得连续两个季度亏损。

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7亿元,同比下降12.13%;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下降71.56%;归母扣非净利润2.19亿元,同比下降90.6%。

同花顺iFinD显示,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3亿元、4.4亿元、1.89亿元和-4.37亿元。这也意味着,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司已经进入亏损状态。

对于全年净利润暴跌,杉杉股份表示,2023 年在终端需求增速放缓、锂电池行业去库存的背景下,中游锂电池材料均面临供需关系阶段性失衡、产品价格下滑的重大挑战,受行业变动影响,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和参股的正极材料业务产品价格及盈利均同比下滑。

除此之外,公司持续推进聚焦战略,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和低效资产,非核心业务亏损以及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杉杉股份的负极材料业务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等,下游应用终端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储能等行业。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锂电池关键组成部分的负极材料,从2021年起一度享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天然石墨低端价、中端价、高端价分别从2021年初的1.65万元/吨、3.15万元/吨、5.05万元/吨上涨至2022年5月的2.7万元/吨、4.2万元/吨、5.95万元/吨。

随着价格上行,资本迅速涌入尝试分一杯羹,行业产量大幅增长。据鑫椤资讯统计,截至2022年末,中国锂电负极材料产量141.5万吨,同比增长74.5%。

但进入2023年后,行业产能过剩的苗头开始出现。半年报中杉杉股份表示,受行业高景气影响,近几年负极材料行业产能迅速扩张,随着行业新增产能的释放,2023 年以来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阶段性、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

年报中公司进一步指出,2023年负极材料行业新建产能陆续释放,叠加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导致行业供需阶段性失衡,行业面临产能消纳和价格下行的巨大压力。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3年TOP6负极企业总产能利用率超70%,但TOP7及以后企业平均总产能利用率不足30%。

作为行业龙头的杉杉股份,也难以独善其身。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营收同比减少9.82%,毛利率比上年减少 10.36 个百分点,库存量比上年增加72.15%。

对于后市负极材料供需的变化,杉杉股份4月10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随着产能逐步出清以及上游原材料、石墨化加工价格止跌企稳,预计2024年负极价格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较小。

偏光片毛利率下滑

目前,杉杉股份有两大主营业务。

根据年报,公司在 2021 年通过收购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成为全球偏光片龙头,由此形成双主业发展新格局。

此后,杉杉股份持续加码偏光片业务。2023年9月,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为完善公司偏光片业务产品布局,加快推进从LCD偏光片到LCD+OLED偏光片的突破,公司下属子公司杉金苏州及杉金广州拟收购LG化学旗下的车载、OLED、高端IT显示用偏光片等业务。目前收购事项进展顺利,正在报相关政府审批。

2023年12月,杉杉股份披露,子公司杉金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拟在扬州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年产4000万平方米高端显示用偏光片生产线项目,总投资金额不超过60亿元。

资料显示,偏光片终端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商用显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但在2023年,受终端需求疲软、行业内竞争加剧等影响,偏光片产品价格同比下降。

根据财报,尽管2023年杉杉股份的偏光片销量实现了10.18%的同比增长,但由于行业周期波动和价格竞争激烈,该业务的营收反而减少了0.32%,同时毛利率下降了7.18个百分点至19.52%。

杉杉股份偏光片下游客户括京东方、华星光电、LG显示、惠科等主流面板厂商。2023年,受终端需求疲软、下游面板厂商控产等因素影响,偏光片行业需求增长动能较弱,但超大尺寸偏光片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杉杉股份在大尺寸偏光片的出货面积份额由2022年的30%提升至33%,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此外,杉杉股份持续加大新型显示偏光片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拓展力度。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OLED TV和OLED手机用偏光片已量产出货,OLED IT用偏光片正在客户认证阶段。在新的显示领域方面,公司积极推进车载、VR/AR等高端产品的开发力度。

然而截至目前,偏光片产品的价格尚未触底反弹。4月10日回复中,杉杉股份表示,目前下游面板价格仍处于产业周期低位,偏光片价格整体与2023年年末价格差异不大。

在正极材料方面,2023年由于相关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滑,公司参股的正极材料业务净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一定影响。

其他业务方面,截至年报披露日,杉杉股份的电解液业务、光伏业务相关子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已完成出售。

未来郑驹将带领杉杉股份走向何处?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原文标题 : “企二代”郑驹接班445天,杉杉股份跌没161亿元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