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硅酸乙酯下游应用范围广泛 我国及全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除了传统应用领域需求不断增多以外,聚硅酸乙酯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5G通信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渐增长。
聚硅酸乙酯,一种有机硅高分子化合物,外观为无色或者淡黄色透明液体状,易水解,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抗氧化、耐候、电绝缘等性能。
聚硅酸乙酯可水解形成二氧化硅凝胶;可用作硬化剂,用于陶瓷、玻璃纤维等表面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用于涂料、油墨、防水材料、耐火材料等生产领域;粘结性好,可用作胶粘剂、密封剂,能粘合金属、合金、陶瓷、塑料等材料;可用作有机硅橡胶的交联剂。
聚硅酸乙酯下游应用涉及建筑、电子、汽车、纺织、印刷、仪器仪表、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其中建筑、电子、汽车是主要应用领域,合计需求占比达到65%左右。除了传统应用领域需求不断增多以外,聚硅酸乙酯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5G通信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渐增长。
聚硅酸乙酯细分产品主要包括聚硅酸乙酯28、聚硅酸乙酯32、聚硅酸乙酯40等。聚硅酸乙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硅酸钠、乙醇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以硅酸四乙酯(四乙氧基硅烷)、乙醇为原料进行反应制得;以四氯化硅、无水乙醇为原料进行反应制得等。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三氯氢硅是重要原料,三氯氢硅生产时,四氯化硅是主要副产物。多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与光伏材料,我国市场需求旺盛,在此背景下,副产物四氯化硅产量庞大。2023年,我国副产物四氯化硅产量超过1430万吨。
对副产物四氯化硅进行综合利用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制备聚硅酸乙酯是重要解决方案之一。早在2016年,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了一种利用三氯氢硅副产物四氯化硅生产聚硅酸乙酯的制备工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聚硅酸乙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聚硅酸乙酯市场规模约为32.4亿元,预计发展到2029年将增长至42.9亿元,2023-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8%。2023年,中国聚硅酸乙酯市场规模约为9.1亿元。全球聚硅酸乙酯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对涂料需求的推动。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国以及海外市场中,聚硅酸乙酯生产商主要有德国赢创(Evonik)、德国瓦克化学(Wacker Chemie AG)、美国迈图(Momentive)等国外企业,以及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市隆泰化工有限公司、张家港新亚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恒业化工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
原文标题 : 【聚焦】聚硅酸乙酯下游应用范围广泛 我国及全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最新活动更多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康耐视-基于Al和计算成像技术直播活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汉高直播】导热类材料在电源及储能行业的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干货!】金升阳国产电源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太阳能光伏组件创新技术在线峰会
- 1 关税冲击半导体产业,这一细分领域可能影响最大
- 2 Covation Biomaterials瑞讯生物材料在中国国际橡塑展上发布全新一代生物基PTMEG
- 3 安森美韩国SiC工厂投资终止:战略误判,无奈止损
- 4 科思创开启车用材料循环革命,并领航低空经济材料创新!
- 5 【聚焦】复合磷酸铁钠(NFPP)目前已实现产业化量产 行业标准处于制定中
- 6 石英,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 7 TOPCon金属化工艺,效率跃升的“最后一公里”
- 8 【洞察】4,4’-联苯二甲酸(BPDC)应用领域广泛 我国研究取得新进展
- 9 【深度】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应用空间广阔 我国供应能力正不断提升
- 10 PEEK轻量化材料,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