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制出迄今最小三维晶体管
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的三维晶体管,尺寸不到当今最小商业晶体管的一半。他们为此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微加工技术,可以逐个原子地修改半导体材料。
为了跟上“摩尔定律”的步伐,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将尽可能多的晶体管塞入微芯片的方法。最新的趋势是垂直竖立的鳍式三维晶体管,其尺寸约为7纳米,比人类头发还要薄几万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在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电子器件会议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最新发明的化学蚀刻技术(热原子级蚀刻)进行了改进,以便在原子水平上对半导体材料进行精确修改,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出的CMOS三维晶体管可窄至2.5纳米,且效率高于商用晶体管。
虽然目前存在类似的原子级蚀刻方法,但新技术更精确且能产生更高质量的晶体管。此外,它重新利用了一种常用微加工工具在材料上沉积原子层,这意味着它可以快速集成。研究人员称,这可以使计算机芯片拥有更多的晶体管和更高的性能。
该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由薄“硅片”组成,垂直竖立在基板上,逻辑门基本上缠绕在鳍片上。由于其垂直形状,可以在芯片上挤压70亿—300亿个FinFET。目前大多数在研的FinFET尺寸为5纳米宽度(业界理想阈值)和220纳米高度。
新技术减少了因材料暴露于氧气引起缺陷而使晶体管效率降低的问题。研究人员报告称,新器件在“跨导”中的性能比传统的FinFET高出约60%。晶体管将小电压输入转换为由栅极提供的电流,该电流打开或关闭晶体管以处理驱动计算。
研究人员说,限制缺陷也会带来更高的开关对比度。理想情况下,晶体管导通时需要高电流以处理繁重的计算,且在关闭时几乎没有电流以节省能量。这种对比对于制造高效的逻辑开关和微处理器至关重要,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研发的FinFET的开关对比度是目前为止最高的。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5.14限时下载>> MKS集团光学与运动控制事业部系列技术白皮书 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1中国·顺德高新区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在线推介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东莞松山湖功能区招商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青岛】2020中国医用塑料创新技术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联想智慧中国行|联想商用IoT新品发布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0日本国际电子&汽车工业展在线直播
- 销售 江苏海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力合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 内蒙古久泰新材料销售有限公司-销售代表(代招) 一德期货有限公司
- 禾维科技—新材料销售经理(设计院方向) 重庆亲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新材料应用技术支持 嘉兴高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材料研发高级专家(硅碳负极材料)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OLED新材料开发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后)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销售代表(铁路公路桥梁行业新材料) 武汉比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销售经理(高分子新材料) 上海艰卓科技有限公司
- 新材料销售总监 浙江泰普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能源新材料领域学科带头人 上海材料研究所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电子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单片机软件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Linux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浙江省/杭州市
- 研发项目经理 浙江省/杭州市
- CTO 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